钢结构建筑留给子孙的是什么
在这个拆拆拆的年代,在大量建筑以及房地产热的时代,我们一边儿拆,一边儿建。老城区改造、城中村拆迁……为了应对城乡一体化进程,在我们周围稍微留意就能看到堆积如山的随时瓦砾,还有拾荒者弯腰站在“山上”的身影,以及移动式破碎机。这就是传统的砖混建筑与钢结构建筑在本质上的区别,已拆除就会留下大量的建筑垃圾,这个问题已将城市包围。
回想起40多年前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,以及08年汶川地震,数十万的民众被埋废墟之下,这仅仅只是地震之痛吗,可是依我看来这是我国建筑之痛。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一位钢结构企业家说过的话,他说地震其实是不死人的,我们看看地震多发国——日本就知道了。当然,他说的过于绝对,他只想表达钢结构建筑在日本的建筑中所占有的大比率,是日本地震带来较少伤亡的原因之一。和被夷为平地的其它建筑相比,在汶川地震中,钢结构建筑在当时反而成了避难所,这是我们看到的事实。
想想我们现在这些建筑工程在百年之后“寿命将至”或是面临拆迁,混凝土结构建筑被爆破,被碎石机破碎,留下了一堆堆建筑垃圾,祖国又多了一些人造山川。而钢结构建筑或继续屹立在原处,或在有序拆除后,所拆构件被收回利用,变废为宝。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当下,钢结构建筑理应首当其冲,然而,我国的钢结构建筑占有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xsd1996.com/news/0003864504.html
- 钢结构厂家对钢结构生产技术有哪些要求 2022-03-09
- 侯马钢结构工程施工吊装之吊装的方案制定 2017-11-13
- 钢结构公司的营销系统应该这样建立 2017-12-14
- 大同钢结构厂房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 2021-09-24
- 钢结构建筑楼承板上水泥铺多厚合适? 2020-04-30
- 山西钢结构厂房承建承包工程连年增多 2018-09-06
- 大雪压垮钢结构厂房,众多“二师兄”壮烈牺牲 2018-01-09
- 钢结构厂家的转型发展可以从这里入手 2018-03-01